從農田到餐桌,誰在管我們“舌尖上的安全”?
人氣:997 發表時間:2021-10-11
??
從農田到餐桌,誰在管我們“舌尖上的安全”?
一飯膏粱,維系萬家;柴米油鹽,關系大局。食品安全是“產出來”的,也是“管出來”的,你知道從農田到餐桌,有多少政府部門在守護我們“舌尖上的安全”嗎?
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是我國食品安全工作的總指揮,負責分析我國的食品安全形勢,對食品安全工作進行研究部署、統籌指導,提出國內食品安全監管重大措施和督促落實食品安全監管責任等。
作為百姓“舌尖安全”的可靠守護者,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在加強綜合協調和統籌指導、推動各地區各部門落實食品安全責任、實現全程監管和無縫銜接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在居民膳食健康指導、發現食品中的危險因素,保障國民健康等方面也發揮著重大的作用。也就是說,什么東西能吃、吃多少、怎么吃等問題,衛健委一直都替我們操心著呢。
農業農村部是從源頭對農業投入品和污染源進行治理,保障食品安全第一道關口的部門。我們吃的糧、肉、菜等各類初級農產品的質量安全監督管理都是由農業農村部負責。
海關總署是守護食品安全的國門,負責監管從國外進口的食品是否安全、是否符合我國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也會評估國外食品安全事件對我國境內的影響。確切的說,有了海關總署的守護,我們才能放心吃上安全的進口食品。
公安部為廣大人民群眾的飲食安全保駕護航。在食品安全監管過程中,各監管部門若發現了制假售假等嚴重的食品安全違法行為,都需要移送至公安機關進行食品犯罪的偵查、審查,并依法作出是否立案的決定。
從農田到餐桌,食品的監管還有一些其他部門的參與,比如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商務部、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等等。
我國政府對食品安全問題一直堅持從源頭控制、產管并重、重典治亂,確保“產”的安全,“管”的到位,并堅持推動食品安全監管由事后監管向風險預防轉變。
不過食品安全沒有“零風險”,只有構建起“政府監管、部門協同、行業自律、企業負責、公眾參與、媒體監督”的社會共治格局,才能形成“舌尖上”的強大保護網,讓大家共享食品安全的成果。舌尖上的安全,需要我們一起來守護。
文章內容轉載于食品伙伴網
上一主題:食物放進冰箱是永久保鮮嗎? | 下一主題:烘焙食品中,這兩種面包不能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