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天然色素與合成色素應區分清楚
人氣:2326 發表時間:2016-04-15
有食品加工,一般就會有色素,在食品加工業發達的今天,不使用色素看起來似乎是一件難事,所以大家一定會問:安全嗎?對于這個問題,世界各國早在十幾年前就開始著手研究了。1968—1970年前蘇聯曾對莧菜紅這種人工合成食用色素進行了動物實驗,結果發現大量食用的話會有很高的致癌率,而后美、英等國家的科研人員也做過相類似的研究,結果表明一些人工合成色素可能會引起過敏癥,比如哮喘、咽喉水腫、皮膚瘙癢、鼻炎等癥狀,而有些色素甚至會損壞人的神經系統。
食用色素應區分天然和合成,于是為了保護消費者的健康,一方面,各國開始嘗試從動、植物中提取被認為是健康的天然食用色素,另一方面開始對從煤焦油中提取出來的人工合成食用色素嚴格限制其用量和使用范圍,把色素控制在對人體無害的程度。據了解,美國1960年曾批準允許使用35種合成色素,后來禁止了其中的28種;日本曾批準27種,后禁止了16種;法國、印度、芬蘭等國禁止使用偶氮類色素。在食品色素的監管方面,我國也有相當嚴格的規定,其中《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食品添加劑衛生管理辦法》等多部法律法規中都嚴格規定了食用色素的使用。“所以嚴格按國家規定使用的食品添加劑就是安全的”,張利勝說。在這里強烈建議各位生產廠在使用天然色素之前請務必查詢國家使用標準,目前廣州天旭官網已初步形成較完善的國標查詢系統。更多食品法規法則您可以點擊相關鏈接查看。
從曾經出現的過量添加亮藍等色素使粉絲變成墨綠色、并謊稱是綠豆粉絲賣高價,到黃花菜中過量添加檸檬黃使之顏色更好看。我們可以看出盡管國內針對食品添加劑企業早已經實施了生產許可證管理的方法,但是同樣還會有一些不正規、不合格的小商販存在,他們為了賺取更大的利潤或者為了讓食品賣得更好,過量地添加色素,對國內食品市場造成了很大的健康隱患。豆制品學會會長也對于小作坊的注冊問題做過專項調查,結果顯示北京周邊沒有在冊的豆腐加工點竟然有2500多家,也就是說,這2500家小作坊就存在監管盲點,可能是食品安全的隱患所在。食品添加劑網相關負責人也說:“一些個體商販自制的冰凍汽水、蘋果汁、酸梅湯顏色很漂亮,但是很多人工合成色素的使用量都嚴重超標。所以消費者在購買食品的時候不要貪便宜,最好去比較規范的商店或超市購買,并且在購買的時候要注意包裝上面的生產廠址、生產批號和生產日期多加注意,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傷害。”
天然色素是發展方向中國食品添加劑及配料協會著色劑專業委員會的報告中說:“天然色素是我國著色劑產業發展的方向,天然、安全、有效、有生理功能是著色劑產業全球發展方向。”整體上來說,天然色素是比合成色素健康的,并且由于天然色素是從動植物中提取的,大部分還都含有營養。所以從大家追求健康的角度來說,天然色素絕對是未來食品添加劑行業的發展趨勢。”
上一主題:豬肉價格持續增長,回落希望在哪里? | 下一主題:探索天然色素的奧秘 |